【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引言

解放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内战,也是我国的立国之战。短短几年时间里,共产党收获了民心,战胜了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

但是,这个过程其实并不轻松。先不说国民党在战争开始时,本身就比共产党军队有更多的人数和更优良的武器装备,同时他们还在国际社会上,拥有美国等强国的帮助,统治区域也比共产党要广很多。

(解放战争历史资料)

所以,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我党队伍也经常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获取胜利。1947年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是一场典型的“两败俱伤”之斗。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74师,在这场战役中遭到全歼,而我党也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孟良崮战役结束之后,打扫战场的结果,甚至将我党的粟裕将军都吓了一跳。在这之后,陈毅将军更是罕见发话:

“一个俘虏都不能放!”

(陈毅将军)

粟裕将军为何会对打扫战场的结果感到惊讶?陈毅将军又为什么罕见的针对俘虏问题下达了命令?被俘虏的国民党74师士兵,后续的命运又是何去何从?

一、吓了粟裕一跳的孟良崮战役

1947年3月份,国民党正式实行了所谓的“黄河战略”,大举向我党解放军进军,总出兵人数达到了45.5万人,不可谓不是来势汹汹。

显然,与国民党的这种队伍,在正面战场上交战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毛主席直接选择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地区,暂避敌军锋芒,等到机会合适时再出手将其消灭。

(大智慧的毛主席)

同时,毛主席也向华野下达电报命令,要求他们千万不能心急,必须要耐心的等到歼敌机会出现再出手。在毛主席的授意之下,双方直到1947年5月份,都没有产生大规模的正面冲突。

起初,国民党高层还有些犹豫,但他们很快就变得得意忘形起来,认为毛主席的避战是因为华野“攻势疲惫”。于是,汤恩伯下令张灵甫的74师为主攻队伍,在5月12日直接向我军华野指挥部进攻。

这种心急的做法也正好落入了毛主席的圈套。华野大将粟裕眼看机会已到,就直接在华野总部摆开阵来,并且制定了“猛虎掏心”的战略。

(大将粟裕)

此战当中,粟裕最关注的当然是,被称之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第74师。这支队伍可以被称得上,是国民党军队当中的王牌,同时也是蒋介石亲信当中的亲信,可谓嫡系当中的嫡系。

擒贼先擒王,只要在战场上对74师做出有效的打击,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整个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所以在开战之前,粟裕就下达了集中力量攻击74师的命令,并且设下周密的计划,要与许世友和陶勇进行阻击和堵敌。

74师显然没有预想到华野的作战计划。作为先头部队,他们很快就陷入苦战当中,并且很难与后续的援助部队会合。而且指挥官张灵甫更是被打的跑上山去,最终被击毙,进一步加速了74师的灭亡。

(孟良崮战斗中被击毙的张灵甫)

在粟裕将军的预期之中,这种以多打少,以逸待劳的战役,是一定可以获得大胜的。但是在战后进行清点的过程中,粟裕却被相关的数据吓了一大跳。

原来,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74师,哪怕被逼入绝境,也没有放弃作战。即便在战场上处于劣势,却也依旧拼战到了最后一刻。

根据史料记载:在孟良崮战役当中,我军将国军74师全歼,造成了1.3万多人的伤亡并且俘虏了1.9万国军士兵,缴获大量的山炮,轻重机枪等武器装备。

(七十四师军旗)

但是,我军同样付出了1.2万人的伤亡代价,而这也是让粟裕将军最难接受的:虽然战胜了敌军,但付出的伤亡甚至和敌军也差不了多少。如果不是在战略战术上有着优势,还真不知道74师会在其他战场上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麻烦。

就连毛主席在5月17号发来祝贺电报的时候,也特别提及了“付出代价较多”六个字,可见74师的顽强与战斗力。

正因如此,粟裕将军才会被孟良崮战役的战后统计吓一跳,哪怕是已经打了半辈子仗的他,也很少能够见到像74师这样顽强的队伍。

(战争)

二、1.9万人的俘虏如何处理?

不论怎么说,孟良崮战役已经结束,而我军也实现了自己的初步战略目标,将国民党王牌军队74师全歼。即便蒋介石在后来恢复了74师建制,但那个74师又怎能比过原来的国军主力军呢?

仗是打完了,但粟裕等人又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接近2万人的74师俘虏该如何处理?

(抗日战争时期的七十四师官兵)

其实按照常理来讲,我军在对待俘虏时一向比较宽容。毛主席早在1928年的时候就在宁冈县军民大会上,明确表示过要优待俘虏,不能打骂俘虏,面对伤兵要治疗,面对想走的要给路费,如果俘虏想要加入红军的就留下来。

在现代战场上,这种对待俘虏的政策可谓是绝无仅有。而我军也一直贯彻毛主席的俘虏政策,面对想要离开的俘虏,从来都是主动发放路费的。

在这种俘虏政策的影响之下,很多国民党的边缘队伍在被解放军战士击败之后,都心甘情愿加入了红军,毕竟在这里不仅能够收获尊重,同时还能吃饱穿暖,为自己而战。

但是74师的俘虏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属于蒋介石手下的秘密武器。蒋介石平时都像宝贝疙瘩一样供着,他们在国民党军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伙食,军费,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远远高于普通的国民党队伍。

(大量的国军俘虏)

正因如此,74师的反动思想也极为浓重。他们对国民党极为忠诚,蒋介石在平时也非常关注74师军中的思想变化,在军队当中安插了大量的特务政委,向这里的军人们灌输反动思想。

显然,如果在这时让他们做出是走、是留的选择,74师中的绝大部分俘虏都会头也不回的离开,而他们在走后也势必不会过普通人的生活,而是会继续回到国民党队伍当中,给解放事业带来阻力。

74师在战场上给我军造成的麻烦有目共睹,他们本身就有着极强的作战能力和单兵素养,甚至能够在我军拼尽全力的围剿当中做到背水一战,造成我军大量的人员伤亡,放这样的一支俘虏队伍回到国民党,无异于放虎归山。

(兵强马壮的七十四师)

但是如果不放俘虏,就是违背先前规定,和我军坚持了近20年的俘虏政策相悖,这两个选择之间的矛盾属实不可调和,也让包括粟裕在内的高层都犯了难。

在这时,只见陈毅将军大手一挥,表示这1.9万俘虏“一个都不能放!”陈毅为什么敢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些俘虏们的最后命运又是如何呢?

三、破局者陈毅将军

陈毅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当时的形势所迫。正如前文所说,解放战争早期,国共双方的人数极不平衡。在很多战场上,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们都要面对数量众多的敌军,有着很大的作战压力。

(陈毅将军决定不放俘虏)

所以想要改变战争的具体走势,改造并且利用国民党俘虏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国民党内部腐败,很多边缘队伍的伙食和待遇,甚至没有解放军强,这也是我们改造俘虏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优待俘虏的政策之下,国军俘虏很快就能辨清事理,知道哪一支队伍更适合让自己卖命。在解放军队伍中,以俘虏的身份都尚且能够获得尊重,更何况是成为他们的一员呢?

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之下,解放军的队伍才会逐渐壮大,俘虏兵们也被人称之为“解放战士”,虽然他们在一开始站错了队,但他们也为后续的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士)

但是74师有着顽固的反动思想,如果直接让他们作出选择的话,是不可能将他们的力量化为己用的。所以陈毅将军才会做出将74师所有俘虏扣押的决定,为的就是给他们进行思想改造。

退一步来讲,就算改造74师失败,那么不让这股再生力量回到国民党,对于我军来说也是一大幸事,实在不行就拖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对他们进行从长计议。又不是说陈毅将军要化身“白起”,将他们全部坑杀。

陈毅将军这一次可算是扮演了“破局者”,通过一次“违背规定”的选择,阻止了国民党主力军队的实力恢复,同时也为我军创造了改造74师俘虏的时间和机会。

四、顽固的俘虏如何改造:细雨化春风

既然陈毅将军已经给我军创造了改造74师俘虏的机会,那么有关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就必须将其把握住,尽快让这股彪悍的力量化为己用。

(改造俘虏的工作)

但正如前文所说:74师的俘虏改造工作难度极大,这些俘虏们个个反动思想根深蒂固,对蒋介石抱有愚忠,对共产主义事业有着发自内心的抵触。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在74师当中安排了大量的特务和政委,主要就是负责反动思想的宣传。这些特务们隐藏极深,在被俘虏之后也通常不会主动交代自己的身份,反而继续在暗中宣传反动思想。

(演讲中的蒋介石)

如果不把这些人“揪”出来,那么俘虏改造的工作就不可能顺风顺水的继续开展下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思政工作人员采用了“以特制特”的方法。

所谓的以特制特,就是先将那些反动思想不深的特务找出,随后再让他们循序渐进的影响俘虏队伍当中的其他特务,至少先弄清楚他们的身份,再去进行后续工作的开展。

虽然74师当中的大部分俘虏都非常顽固,但这其中还是有一小撮人比较能够弄清大局。有些军官和特务主动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也愿意帮助俘虏改造工作的推动。

(蒋介石的计划终究落空)

就这样,一个由曾经的特务和军官组成的校官访问组成立了。他们经常在俘虏队伍中,开展俘虏大会,主动宣传共产党的优良政策和先进思想,并且在俘虏队伍当中公开表示愿意帮助我党进行针对特务和军官的指认。

眼看特务身份已经瞒不住,74师俘虏队伍中的其他特务和军官也都纷纷“举手投降”。这样一来,思政改造工作的相关人员也就终于能够,将普通士兵和特务军官区分开来。

在这之后,俘虏的思想改造工作就被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针对普通士兵和特务军官。有了针对性的工作,自然也就更容易开展了。

(军队士兵的交流瞬间)

想要改造74师这样顽固的俘虏,绝对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使用细雨化春风的方法。毕竟他们在国军队伍当中享受的待遇也比较高,心气很傲,即便在正面战场上被我军击溃,很多士兵的心里还是不服。

所以,解放军队伍决定和俘虏开展一场“谁的战斗力更强”的辩论会,华野政治部联合部部长吴宪甚至都参与其中,双方在会议上激烈讨论,不断的进行相互的观点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俘虏们也渐渐被共产党军队不怕牺牲,敢于吃苦的精神所打动。共产党士兵们的出身也大都穷苦,没有几个人的祖上是地主老财。,而我党为穷人战斗,为人民战斗的选择,也逐渐让俘虏们感到由衷的佩服。

(解放战争中的军民一心)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为了激励俘虏们的正直感,我军还大费心思的给他们设立了“行赏制度”。一旦俘虏表现优异,就能受到公开表扬,甚至还有一定的物质奖励。

这种种行为也让俘虏们在解放军的队伍当中,感受到了被尊重。原来这支队伍并不是像蒋介石说的那般面目可憎,反而是一只人民的队伍,愿意尊重自己的队伍。

就这样,74师当中的绝大部分俘虏都在一个多月后完成了改造,补充进了我军的各个队伍当中,变成了解放军的一员。他们在军事方面的造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解放战争胜利后的街头)

得民心者得天下,蒋介石之所以会输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解放战争,就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人民,没有底层大众。

而解放军的队伍上到领导,下到官兵都愿意接受人民,与人民站在同一阵线。这样的差距,是任何武器装备都抹不平的。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